为什么下注

为什么下注

我们为什么下注?

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让优秀的德扑玩家着迷。

扑克传奇人物David Sklansky可能对于解答这个问题做出了最大的贡献。直到近几年,扑克圈基本达成共识,认为下注有两个理由:

  1. 用强牌从对手的差牌那儿获取价值。
  2. 用弱牌诈唬,迫使对手放弃比你更好的牌。

这两个理由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很好的方向,但它们并不完全准确。如今,在很多软件的帮助下,我们会发现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,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下注的理由。

扑克理论专家Matthew Janda在他2017年所著的《无限德州扑克进阶指南》(No-Limit Hold’em for Advanced Players: Emphasis on Tough Games)一书中,对于下注真正理由的阐述也许是探索这个问题最大的进展,也是本文的灵感来源。

事实上,下注的两个真正理由是:

  1. 假如我们能赢,建立更大的底池。
  2. 阻止对手实现他们的底池权益。 与文章开头那两个传统认知中的理由不同,上述这两个理由并不互相排斥。并且你会发现,下注的最佳时机,正是同时满足这两个理由的时候。

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:

6人常规桌,盲注级别:1/2。我在按钮位率先加注到6,大盲位玩家跟注。

翻牌:K♦️6♥️4♣️。大盲过牌,现在到我行动。

考虑我们可能拿到的两手牌:8♥8♠和Q♣Q♠。

想一想大盲位会拿着多么宽的范围跟注我们的持续下注,这两手牌在翻牌圈都足够强到做价值下注。我们可能会被许多A高牌,一些Q高牌及更小对子(22-77,A4s,76s等等)跟注。这意味着这两手牌都符合下注的第一个理由: 假如我们能赢的话,建立更大的底池。

然而,当我们考虑第二个理由时,情况出现了分歧。为什么?

简而言之,相比用QQ下注,用88下注会更多的阻止大盲位的范围实现底池权益。我们仔细看看为什么会这样。

当我们下注时,大盲位会放弃他范围中的一部分牌(例如最弱的A高和Q高牌,以及像T9这样的更小高牌)。

当我们拿着QQ,大盲位可能会弃掉的那些牌,只有极小的可能赢下底池(得转牌河牌连着发出顺子、同花、三条或两对才可能赢)。此外,通过拿着QQ过牌,我们还给了他在后面几条街诈唬的机会,或者是让他击中比QQ差的对子,从而支付我们的机会。

但如果我们拿着88,大盲位可能会弃掉的那些牌,有相当高的胜率逆转打败我们。例如,非同花QT在K♦6♥4♣翻牌面对抗我们的88有27%的底池权益。迫使我们的对手放弃一手具有27%底池权益的牌对我们来说是一次胜利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坚果同花听牌(A♥6♥)在K♥9♥7♠翻牌面对抗最大暗三条(K♣K♦)也有大概27%的底池权益。

注:根据PIOSolver软件,在K♦6♥4♣翻牌面,面对我们的最佳持续下注尺度(1/3底池大小),对手应该以一定的频率用QT跟注。但是即使对手跟注,88也是胜利,因为我们拿着好牌建立了底池。

当我们下注时,会迫使对手放弃许多其实拥有不错底池权益的牌,从而阻止他们在后面几条街提升牌力。同时也阻止了对手在转牌圈或河牌圈发出惊悚牌时,将我们诈唬出局(相比QQ,手牌88后面有更多可怕的关键牌)。

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用88下注比用QQ下注更重要,尽管88是一手较弱的牌。这一点也在Solver软件中反映出来。如下图所示,88的下注频率比QQ更高。

Solver软件建议大多数时候拿到这两手牌都下注,但是88几乎是每次(97%的时间)都下注,而 QQ 的下注频率是76%。

最终思考

现在你知道了下注的真正理由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两个理由去评估每一次下注。经过足够多的练习之后,这种思维过程就会变成你的第二本能,将来在牌局中就能快速做出最精确的下注决策。

FAQ

Poker 有几种?

基本信息 扑克牌分为四种花色:黑桃、红桃、方块、梅花。

德州扑克是赌博吗?

发源于美国的德州扑克,如今越来越成为不少白领喜爱的智力游戏,但其使用筹码的特点,的确也让它很容易成为一种赌博的形式,事实上在美国拉斯维加斯、

轮盘赌在电影和文学等流行文化中扮演什么角色?

轮盘赌在电影和文学等流行文化中扮演什么角色? 轮盘赌在流行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出现在许多电影、书籍和其他形式的媒体中。在电影中,轮盘赌经常被

Steam有德州扑克吗?

Steam 上的Poker Master. 免费筹码! 包括德州扑克、老虎机、二十一点、提恩帕蒂等扑克游戏。

1股多少錢?

股票的價值:一股多少錢? 一張股票幾股? 在台灣,金管會規定股票的面額為一股10 元,一張股票等於1000 股。 所以「小學堂股份有限公司」,一共有1

本網站僅收集相關文章。如需查看原文,請複製並打開以下連結:为什么下注

🔥 🔥 WPT Global Taiwan 玩撲克贏真錢 🎯
🎢 最新文章 🎶 🎉 熱門文章 😉
👄 推薦文章 😉
# 文章標題 關鍵詞 文章連結 文章詳情